聯合早報 (新加坡) | 2 | 保健專刊:樂活╱封面故事 | By 林弘諭 建國50年後癌症病例倍增

2015/02/05


iStock圖片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癌症是本地首號致命殺手,因癌症而死亡者占30%,50年前只有14%至15%,獨立50年後的今天,癌症病例增加一倍。癌症多發生在50歲至60歲者身上,風險較高,尤其到2030年後,這年齡群的人數將激增,患癌概率相對也高。昨天(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WorldCancer Day)。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和老化加速,人們的生活習慣越來越不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到了2030年,全球癌症新病例將增加50%,從2012年的每年1400萬起新病例增至2160萬起。癌症死亡病例將從每年的820萬起增至1300萬起。

世衛組織指出,在所有癌症中,40%以上是可以預防的。但是,煙草使用和肥胖等危險因素的顯著增加,正在造成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由市場全球化和城市化造成的迅速變化的全球環境,正在導致增加消費高脂、高糖、高鹽加工食品和煙草製品,而水果和蔬菜消費相對減少,加上更多久坐和活動水平低,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負擔(發病率)正增加。

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倡議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早診早治,保證有效治療,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治療等四個途徑,逐步實現對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推進癌症防控事業的發展。本地癌症患者男女有別

新加坡醫療集團癌症中心醫務總監兼腫瘤內科顧問醫生黃醒榮指出,癌症是本地首號致命殺手,因癌症而死亡者占30%,50年前只有14%至15%,獨立後這數十年,癌症病例增加一倍。癌症多發生在50歲至60歲者身上,風險較高,尤其到2030年後,這年齡群的人數將激增,患癌概率相對也高。

他說,新加坡男性最常見三大癌症為:大腸癌、肺癌、前列腺癌;女性前三癌症為:乳腺癌、大腸癌、肺癌。相較于西方國家,本地鼻咽癌、胃癌和肝癌的發病率更高。“肺癌以往最為常見,現為大腸癌取代,加上女性排名第一的乳腺癌,這些可說是‘富貴病’,例如大腸癌,因人們吃得越精緻,精化的碳水化合物和動物脂肪和蛋白,以及纖維減少所致。女性則因身體過胖而誘發患癌的概率。”

他說,鼻咽癌與基因有關,肝癌則因乙型肝炎所致,胃癌也屬於東方人較為常見,以日本人最常見,可能與基因與飲食有關。吸煙喝酒、吃加工食品、缺乏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造成癌症病例增加的因素。全球每年約50萬起成年人癌症新病例是超重或肥胖所致,約占世界癌症病例總數的3.6%。在2005年全世界5800萬死亡總數中,癌症占所有死亡的760萬(或13%)。

導致癌症總死亡率的主要癌症種類為:肺(130萬死亡/年);胃(約100萬死亡/年);肝(約66萬死亡/年);大腸(約66死亡/年);乳房(50萬死亡/年)。全球須制定防癌公共衛生政策

世衛發表報告預測,未來20年,全球癌症將激增五六成,並警告癌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人類災難”。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主任懷爾德說,全球癌症病例增加,加上全球人口老化,顯示需要有一套更著重于預防癌症的公共衛生政策。他認為,“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是全球癌症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成長成為重擔前最迫切的公共衛生承諾。

報告特指出,戒煙對消減癌症將有顯著影響。肺癌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癌症病例,年平均有180萬個病例,占全球癌症病例13%,肺癌也是最致命的癌症,占全球癌症病例死亡的五分之一,每年約有160萬人死于肺癌。該報告建議各國對煙草、酒精,及含糖飲料,採取限制性立法。

黃醒榮醫生指出,最新的調查顯示,本地12%至14%的年輕人有抽煙習慣,這是令人擔心的。每年全球因煙草所導致的癌症占140萬宗。成功戒煙者,可降低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乳腺癌盡早發現與治療,整體存活率(5年)占89%。

他說,年輕人屬於“食肉動物”,同時愛吃加工食品,鹽分和糖分較高,防腐劑中的亞硝酸鹽容易致癌,鹽分高最容易導致胃癌和食道癌。高溫烹調飲食如燒烤、煎炸,食物中的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會變質而產生致癌物。




FACEBOOK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