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報 | 5 | 綜合 | 新菸害民團籲電子菸納管

2014/01/12


〔台北訊〕菸害防制法上路滿五年,菸品種類也更多元,近來更多了電子菸問題,但卻無法可管,民間團體籲修法;此外,國內無核准任何電子菸。

 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及董氏基金會,在菸害防制法新制上路、實施大部分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禁菸政策滿五週年時,再次呼籲政府修法並重視吸菸問題。

 隨著時代演進,菸品種類更多,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發起人溫啟邦說,紙菸盛行逾百年,現在是紙菸害未平,電子菸害又起,菸商阻撓各國制定律法嚴控,公然誤導消費者可戒菸且無害,透過行銷,誘使年輕人嚐鮮。

 溫啟邦說,台灣自民國九十八年,將電子菸視為藥品管理,但空有法令無人執行,所以網路販售電子菸日益猖獗,不但專人兜售,夜市、路邊攤常買得到。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說,美國政府主張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制的六大理由:一、禁止廣告促銷;二、禁止網路販售;三、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食;四、遵守菸品包裝警示規定;五取得與吸食有年齡限制;六趨向越來越嚴格管制。

 民間團體建議,台灣政府應防範未然,速將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制,避免電子菸成為年輕族群的入門及影響吸菸者戒菸的禍源。

 國健署表示,目前電子菸都未經嚴格科學測試,

至今並沒有任何已經通過查驗登記的電子菸,因此不能擅自製造、輸入、販賣、廣告等;由於電子菸含有尼古丁及添加有機溶劑或其他化學成分,釋放出來的物質仍是菸害,影響他人,未來會加強執法上網取締。




FACEBOOK 粉絲專頁